漫漫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不戒风月 > 2、第 2 章
    希音禁足第三日,等来皇后探视。

    尉迟皇后给她新得的小猫带了只木雕小鸟,小鸟展翅被悬在绳上,另一头是根拿在手里的小棍,就这样提着一上一下,逗得小小猫儿躺在桌案上手忙脚乱。

    皇后笑说:“这小猫真活泼,这么点大就知道要玩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真淘气。”希音的注意力都被小玳瑁吸引,眼珠滴溜溜跟着它,手里的木棍上上下下,“皇后带来的这个小玩意做得好逼真,我以前从没见过这样精致的木工。”

    尉迟皇后却说:“宫里有趣的事物太少了,你在宫外待过,知道这不算什么,外头好吃好玩的数不胜数,宫里的玩意不过是精致些,其实根本没什么意思。”

    希音的寒暄这就被拆穿了,的确没什么意思,也只是看上去好玩罢了,实际上没什么特别的。不过韩内侍教过她,在宫里不必总说心里话,于是她笑笑,就算接茬了。

    尉迟皇后也笑了笑,让身后女官为希音添茶,“长乐,你认识房司空家的幼子,房景初,是不是?”

    希音颔首,抿一口热茶,“认识,去岁春闱秋狩,还有宫里许多次宴饮我都见过他,也说过几句话。”

    这个房景初,挺好玩的。明明是个家世显赫有才学的世家公子,说话做事却颠三倒四像个三教九流之辈,也正因如此,才能和希音聊到一处去。

    “我知道你和他有过几面之缘,他的师傅吴邕子是名家大儒,几月前在晏京举办私学,连你的几个兄弟都因为仰他的才学,接连登门拜访。”

    “真厉害啊。”想不到房景初还挺有本事,拜了个这么有才学的师傅。

    “你入宫这一年来,圣上也为你请了不少先生女傅,不论是教学问的,还是教礼仪的,你都兴致缺缺。”

    希音不大好意思,没抬头,逗着猫儿不做声。

    尉迟皇后道:“我知道,这是因为你在宫里学得闷了,你父皇盼你学好,反而揠苗助长,我觉得若你能和你的几个兄弟一样,都能以求学为目的出宫,在宫外私学听课,与人作伴,一定能有所改善。”

    原本以为只是来劝学的,希音没什么反应,忽听得出宫二字,她两只大眼睛都忽扇忽扇地亮了。

    “皇后说的可是真的?我真能到宫外去?”

    “我已经和你父皇说过此事,他还未答应但也没有拒绝,如果你好好表现,此事不难办。届时你每五日便可随兄弟们出宫到吴先生府上学习,这沿途有什么真正有趣的玩意,你也可以叫韩内侍买了带进宫来,不必再忍受宫中寂寞。不知你感兴趣吗?”

    “我感兴趣!就让我到名家学堂去学一阵学问,还请母后替我多对父皇说说好话,我禁足这几日也会好好表现的。”

    尉迟皇后一怔,很快掩饰起面上的错愕,答应她会帮她,离开了未央宫。

    希音是这皇宫内,唯一不必称皇后为母后的天家子女,这是皇帝的授意,很显然他认为希音的母后永远只有先皇后一人。

    可以想象,如此特权一定会让尉迟皇后不虞。

    所以希音才嘴甜地唤了尉迟皇后一声“母后”,对她而言尉迟皇后是母亲的堂妹,已是宫里除了皇帝之外,和她最亲近的人。

    一句“母后”而已,若能让人高兴,喊了也没有大碍。

    希音不似皇帝执着,她母亲体弱,又是个冷香幽兰般清冷的女子,她六岁前都跟着乳母,对母亲的记忆十分模糊。

    只记得她的美貌,和那一头乌亮亮的长发,如今那头长发也披在她自己肩上,这便是她对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。

    尉迟皇后和母亲长得有三分相像,比母亲的亲姊妹还要像她,想必这便是父皇称帝后娶她的缘由,如此想来尉迟皇后也很可怜,希音愿意叫她高兴一些。

    禁足还有两日,可她的礼仪书才抄寥寥几页,连忙挑灯夜战,完成了近百张纸的抄写。

    韩知平端着纸张去乾元殿给皇帝过目,希音则挂着两只黑眼圈,趴在桌案上“奄奄一息”地叹气,玉真替她搓揉腕子,说着安慰她的话。

    “殿下别叹气,抄完了抄完了,今晚上好好睡一觉,明早起来就能到外头晒太阳吸新鲜空气了。”

    希音只是趴着,“再使点劲,往上捏捏…胳膊也酸……”

    “嗳,那我再用点力气。”

    刚出仪门的韩知平在宫道拐角便遇上了皇帝的轿辇,步撵落停,皇帝走下来,行至韩知平身前,后者低垂着头,端稳了手中厚厚一沓纸张,行礼问安。

    “她抄完了?”

    “回陛下,长乐公主完成了抄写,这是完整的九十六页礼仪书,奴才正想前往乾元殿请陛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皇帝信手拿起最面上的几张,看了看,字迹飘逸灵动,几处转折又笔力遒劲,是她的字迹,是她自己一人完成的,果真是十分悦目,就是有几处蹭花的墨迹,可见抄写时还不够耐心。

    希音的字很好看,这是刚入宫就得到过皇帝嘉奖的,因为她在龙山寺时也要抄写经文,而手把手教她抄经识字的老师非常严苛!

    就是她梦中的那个和尚圆镜,她的字就是得了他的真传。

    皇帝看完这几页纸果真龙心大悦,叫侍从们留在宫道上,自己背手迈过仪门,前往未央宫,“朕瞧瞧她去。”

    殿里希音还在怨声载道地叹气,玉真忽地松开她手腕,她这才抬起头,“爹。”

    正要起身见礼,皇帝叫她坐着不必起身,笑着来在桌案前,拾起她摊在桌上的手,果真在她右手小鱼际看到一片黑漆漆的墨迹。

    “这未央宫里看来不止有一只小花猫,我的长乐也是。”

    “爹,您怎么来了?韩内侍正要去乾元殿呢。”

    “看到了,你抄完的礼仪书我也过目了,写得很好,你这字在宫里当真无出其右,连你几个皇兄都自叹不如。我真想见见你口中的圆镜,将我的宝贝长乐培养得这样健康活泼,写得一手好字,还会弹琴下棋。”

    皇帝一高兴,连最令他发愁的“活泼”都成了希音的优点,她格外欣喜,“爹当真要见见圆镜?”

    “若有机会,是该召见他的。”顿了顿,“皇后前两日来看过你?”

    希音称是,知道要说到出宫的话题了,一时不知该先提召见圆镜还是出宫。

    皇帝又说道:“嗯,她和我说了,说有个让你学好的办法,叫我给你一些自由,出去走走看看,到吴邕子的私学去学点学问。”

    “爹…”希音满眼期冀。

    “想去?”

    “女儿想去!”

    *

    吴邕子的私学如今在晏京名声大噪,因为吴邕子其人学富五车,且脾气特殊,不喜官场更不喜酬酢,只喜欢结交朋友,因此声名远播,这次在晏京落脚,也是在好友房司空的推动下才开办了私学。

    房司空乃大曜三公之一。三公就是司空、司马、司徒,这三人不掌实权,身份却十分尊贵,因为早在皇帝还是雍阳藩王时,他们就已是他身边的谋士心腹。

    房司空还有个弟弟,也在朝中出任要员,如今镇守边疆不在京中,而那边疆正是皇帝曾经的藩地,雍阳。

    房家子孙很适合做这个长乐公主的驸马,皇后也有意撮合希音和房家子孙房景初,否则也不会提议让她到吴邕子门下读书,毕竟希音被皇帝当眼珠子似的宝贝,要是她自己不满意,别人是没法替她出嫁的。

    至于房景初,他对希音应该是有些好奇的。皇后记得去岁秋狩,他二人相谈甚欢,还送了希音几件猎物,眼下他在吴邕子的私学里帮师傅督促后辈,希音一去,房景初自然对她多有照顾,不愁生不出感情。

    谁知到了出宫读书的日子,希音一到私学就提裙跳下车架,伸手指着门外相候的房景初,毫不矜持道:“房景初!”

    韩知平拦都来不及,慌忙叫她注意仪态。

    房景初笑呵呵拱手迎她,“恭迎长乐公主殿下,殿下远道而来,叫家师这学堂蓬荜生辉啊。”

    希音一袭圆领袍,穿男装却不做男妆,只是图个方便,随性地拱拱手,“你可别替你师傅谦虚,我知道他老人家是很有学问的。”

    二人相视一弹舌,挑了挑眉毛,俨然是对狐朋狗友,哪像对能住到一起去的夫妇。

    “走,先生还在接待访客,我先领你进去瞧瞧。”

    韩知平还在等车夫将书袋递出来,希音便丢下他,跟着房景初先走了。

    二人步入学堂,说是学堂,也只是间幽静有意趣的府宅,这是房司空在晏京为吴邕子买下的宅子,供养他创办私学,造福京城的士族子弟。

    他们一迳走,一迳说笑,臭味相投,老友一般。

    房景初说:“你穿男装倒很有一番风姿。”

    希音不以为意,揪揪衣领上的缠枝纹,“这就是件普通的圆领袍,不见得就是男装,我以前在寺里还穿和尚的衣服呢,你说那是男装还是女装?”

    “和尚是男的,那就是男装,你要说你穿的是尼姑的衣服,那就是女装。”

    “上当了吧!和尚尼姑穿的僧衣是一样的,哪分什么男女。”

    “在这等着我呢?好,算我输给了你的经验之谈。”房景初话锋一转,“对了,你说巧不巧,今天先生的这位客人就是位僧人。”

    “是么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不是什么名胜古刹来的,听说他来自嶂源的龙山寺,那儿可临近陇西边塞,离晏京有半个月的路程,想必那儿的和尚也是不入世的高人。嗳,你怎么了?怎么不动了?”

    房景初伸手在希音眼前晃啊晃,她却被封印似的定住不动,像是被他所说的话给摄去了三魂七魄。

    长乐公主失而复得是举国知晓的大事,世人也都知晓她曾被寺庙里的和尚收养,却几乎没人知道收养她的和尚姓甚名谁,又栖身于哪间寺庙。

    这是出于对佛门清净地的维护,也是出于对公主救命恩人的报答。

    但现在,这成了一个令希音心神震颤,大喜若狂的惊喜。

    因为她正是被嶂源的龙山寺所收养,而眼下龙山寺的僧人正在吴邕子门下拜访,这令人几欲失神的消息就这样轻飘飘从房景初口中说了出来……

    房景初唤不回她魂魄,便伸手朝远处左前方一指,“正好,先生和那僧人从茶室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希音的目光不管不顾地朝那方向追随过去。

    庭院草木葳蕤,树影斑驳,她勉强从缝隙间窥见一角冷灰色僧袍,还有僧袍前缠绕念珠的手掌…她拨开那碍事的枝杈,看清了僧人的模样。

    “和尚…”希音先是嗫嚅,然后不假思索,提膝奔跑而去,“和尚!圆镜!圆镜!”

    房景初被她大呼小叫的举动吓坏,追赶上去,却见希音早已跑到廊庑那头,动作极快,简直像只灵活的小猴,可在靠近后,她又近乡情怯地定住脚步,除了手在抠指甲,双脚却生根似的一动不动。

    僧人也看到了她,对她双掌合十,垂眸问候。

    房景初这才看清那僧人的模样,他敢断言,全大曜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出家人。

    只因那僧人相貌居然十分惊艳,抛开那些亵渎出家人的肤浅恭维,他只觉此人神清骨秀,玉韫藏珠,很有些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特别是他的眼神,抬眼间极具神性,如同凌晨的残月,清冷皎洁,又不失锐利。

    而这样一个非同寻常之人,身上竟穿着最朴素的长袍僧衣,当真有些说不上来的不相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