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漫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三国:天下不容我,我重塑天下 > 第257章 刘备醉心做女婿,孙权震怒欲毁盟
    刘备闻言大喜!

    虽然按照辈分来说,刘备与孙权的父亲孙坚相当。

    但现实太过残酷,当此势穷力孤之际,江东女婿的身份,会给他带来太多好处!

    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借粮借兵,还能缓和与江东的关系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做了江东的女婿,便等于和孙氏有些血亲。

    至少垄断江东军权的周瑜,再有要动他的心思之时,多少也要掂量掂量了。

    “我也听说,孙权之妹孙尚香,姿容还要在昔日的大小乔之上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此女英姿飒爽,舞刀弄剑,与寻常的脂粉大不相同!”

    刘备轻轻叹了口气,蹙眉说道:

    “军师之计虽好,可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人家正当妙龄,又是出身名门,怎么会嫁给我这个年近五旬,却一事无成的落魄之人?”

    诸葛亮挥了挥羽扇,微笑中带着自信。

    “主公放心,我料孙权为了他江东,会同意这门亲事!”

    “不但如此,我还要让他亲自派人前来提亲!”

    刘备心中狐疑不绝。

    他站起身来,负手走到旁边的一面铜镜旁。

    但见镜子里的自己,两鬓已经斑白,脸上胡须凌乱,皆是沧桑。

    “戎马倥偬,一晃之间,二十年过去,却一事无成!”

    刘备心生悲凉,眼泪滚滚而下。

    诸葛亮跟在刘备的身后,低声笑道:

    “主公,不日你便要前往柴桑,迎娶娇妻,是否也该稍加打点打点才是呢?”

    刘备从铜镜里看到诸葛亮丰神俊秀,气度不凡的样子,精神为之一振。

    “来人!”

    “我要洗发修面,裁剪衣衫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柴桑。

    鲁肃得了周瑜的指点,星夜赶回来,趁着蒙蒙的夜色,来到吴候宫的宫门外,求见吴候。

    守卫宫门的卫士素知吴候对鲁肃的信任,因此不敢怠慢,急忙入宫禀报。

    当鲁肃进入内宫的时候,只见孙权穿着一身的睡衣,头发散乱,显然是已经睡下,又被叫起的。

    “子敬,深夜见我,所为何事?”

    “莫非是刘备和诸葛孔明,不肯前往益州和西凉么?”

    一月之前,诸葛亮就许诺过游说益州刘璋和西凉马超起兵策应,共同抗曹的事。

    可是至今却没有动静。

    所以孙权才在半月之前,派鲁肃赶往樊口,催促刘备和诸葛亮起身,尽快落实此事。

    可是鲁肃回来的如此迅速,又出乎孙权的意料之外。

    “启禀主公,鲁肃并未抵达樊口……”

    鲁肃站在一旁,恭敬的行礼说道:

    “因路过鄱阳湖的时候,顺便拜访周大都督,得他指点,因此回来和主公商议一件大事!”

    正在此时,宫人献上茶来。

    孙权挥了挥手,命所有在旁侍奉的仆从宫人全部退下,然后才问道:

    “曹操本想要移兵合肥,偷袭我柴桑,如今二十万大军失了先机,被我陆逊率兵拒之门外,不能前进。”

    “孤料曹操屯兵赤壁,粮草匮乏,利在速战,只怕随时可能破釜沉舟,举兵渡江来袭!”

    “若能得到刘璋和马超的两路兵马策应,我江东的胜算便多了不少!”

    “还有什么事比抗曹还要重要的么?”

    孙权的语气虽然平和,但鲁肃能听得出,隐隐含有责怪之意。

    似乎是在责怪自己不去樊口催促诸葛亮和刘备,反而面见了周瑜之后,折返柴桑。

    “主公莫怪,且听鲁肃细说。”

    鲁肃放下手里的茶碗,往前走了两步,站在孙权的身前。

    “军情紧急,刻不容缓,诸葛亮乃当世大才,岂能不知道这等危局?”

    “周大都督分析,樊口刘备之所以按兵不动,不过是坐地起价,希望能从主公的手里,多得些好处罢了!”

    啪!

    孙权愤怒的一掌拍在桌案上,戟指着樊口的方向骂道:

    “刘大耳何德何能?”

    “若不是我江东救他逃离荆州,现在他早就是曹操的阶下囚了!”

    “他无兵无粮无地,凭什么与我结盟抗曹?”

    “我借粮借兵又暂借他樊口,也算是尽显结盟的诚意了!”

    “只让他们两个做些耍嘴的事,游说刘璋和马超,还要跟孤讨价还价不成?”

    孙权越说越生气,拍着桌子怒声道:

    “此等小人,我羞于跟他结盟!”

    “立刻传孤军令,命周瑜遣一支水军,赶往樊口!”

    “孤要收回樊口,取回送他的兵马钱粮!”

    鲁肃站在一旁,见孙权勃然大怒,吓得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汗。

    他往前一步,躬身拜倒在地,叩首说道:

    “主公,万万不可啊!”

    “周不疑派人烧了曹操的粮草,明面上是在帮咱们,实则是在逼着曹操尽快和我们江东决战!”

    “当此危亡时刻,如果再得罪了刘备和诸葛亮,那我们可就真的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了!”

    “若真是那样,我江东危矣!”

    孙权冷哼了一声,大袖一拂,回到座位上坐下,端起茶碗猛灌了几口: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“我所以自降身价,与刘备结盟抗曹,不过就是看中了他大汉皇叔的地位和声望而已!”

    “如今他要兵没兵,又不肯出使益州和西凉,那我要这联盟何用?”

    鲁肃匍匐在孙权的面前,不敢起身:

    “刘备或许无足轻重,但主公莫要忘了,刘备的身边,可有智绝天下的卧龙诸葛,还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关羽和张飞!”

    “难道主公不想将这三个人,招至麾下,据为己有么?”

    诸葛亮?

    关羽、张飞??

    听到鲁肃的说话,盛怒中的孙权,忽然想起一事。

    他霍然起身,到了旁边的桌案旁,从抽屉里掏出了一封斥候的密信:

    “子敬不说,我倒忘了!”

    “北方传来的折报,二十年销声匿迹的月旦评老人许子将,在泰山之巅召开月旦评!”

    “品评天下谋士,武将!”

    孙权把那封折报展开,捏在两指之间,满脸的愤愤不平:

    “五大智士中,我江东仅有周郎一人入榜,还排在了诸葛亮之后,屈居第三!”

    “武将之中,我江东更是全军覆没,一个也无!”

    “可背弃江东,投靠了周不疑的甘宁,却还要排在关羽和张飞之上,名列当世武将榜第三位!”

    “这简直就是对我江东莫大的羞辱!”

    孙权气的把那封书信一甩,飘飘荡荡,落在了鲁肃的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