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漫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三国:天下不容我,我重塑天下 > 第77章 卧龙誓报水镜山庄之辱
    诸葛亮出了新野县衙,沿着刘备专门修造的宽阔大道,往西北方向的军师府走去。

    “军师!”

    “军师,你的扇子掉了!”

    后面一人喊着话追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刘封?”

    诸葛亮停住脚步,回头一看,不禁愣了。

    刘封自从那次跟糜芳带领五百玄甲军追拿那无名书生,在襄阳城外被人尽诛,死里逃生后,便陷入了疯癫状态。

    这些日来,新野的文武众将,都在忙于应对曹军的来袭。

    唯有刘封每日无忧无虑,吃饱了睡,睡饱了吃,四处游荡,整天笑哈哈。

    但此刻刘封似乎恢复了神志,急匆匆来到诸葛亮的面前,把羽扇一举,献在孔明的面前:

    “军师的羽扇,怎能离手呢?”

    诸葛亮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伸手接过羽扇,惊愕低声问道:

    “你的病……?”

    刘封忽然盯着诸葛亮,呲牙笑道:

    “军师,你也怕周不疑吗?”

    诸葛亮面色一变,怒声叱道:

    “周不疑何方宵小之辈?我岂能惧他!”

    刘封哈哈大笑,又恢复了原来的疯癫状态,一边往回跑着一边三扭两摇,丑态百出。

    “这家伙!倒吓了我一跳……”

    孔明低声喃喃说着话,转身往军师府中走去。

    砰!

    关上了军师府的府门那一刻,面色从容的诸葛亮,眼中闪过一丝忧虑。

    “周不疑?”

    “难道是他?”

    “八年了!”

    “我隐居八年,就是为了能苦读兵法,博览群书,有朝一日能再斗周不疑,一雪前耻!”

    “他为何会突然在江夏出现,还夺了江夏水军的兵权?”

    诸葛亮的神思,又飘回到了八年前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,他年方二十,刚娶了荆州第一才女,又是荆州四大士族之一的黄家掌上明珠黄月英。

    那一年,他春风得意,踌躇满志。

    水镜先生司马徽诚邀天下青年才俊,论道水镜山庄!

    几经角逐,年纪最轻的诸葛亮以微弱的优势拔得头筹,获赠“卧龙”的称号。

    其余两个虽然与他几乎不相伯仲,但年纪要长他两岁。

    因此屈居次席,分别获赠了“凤雏”和“冢虎”的称谓。

    就当众人起身相贺的时候,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突然出现!

    水镜庄上,少年以一敌三,论道兵法战策,仕途经济,医道科学……

    三人大汗淋漓,狼狈不堪。

    而少年谈笑自若,应对如流!

    纵然是水镜先生以一方地主,加入战团,以四敌一,依旧不能挽回颓势……

    事了拂衣去,深藏身与名!

    少年飘然离去,留下了“周不疑”的名号,却再也不曾出现过。

    卧龙凤雏和冢虎,也从此各自归隐,销声匿迹……

    “为何刘封听到了‘周不疑’的名讳,竟然似乎恢复了神志?”

    “疯癫之人,怎么会想着给我捡回羽扇,还极为恭敬的奉还给我?”

    诸葛亮缓慢摇着羽扇,在军师府宽大的庭院中往来迈着步子,凝神冥思。

    “难道……”

    诸葛亮的羽扇,和刚刚迈出在半空的一条腿,同时停住,宛如被人施展了定身法一般!

    “难道当初在新野替主公出谋划策的那个无名书生,就是当年在水镜山庄连败我四人的周不疑??”

    “八年了!”

    诸葛亮的脸上,泛起一丝胜利者的笑容!

    “在新野,你赢不了我,狼狈而走!”

    “在荆州,你同样赢不了我!”

    “区区江夏一隅,能有什么作为?”

    “诸般粮草用度,都要依赖荆州的划拨供应!”

    “又身处江东周瑜和荆州的两面包围之中!”

    诸葛亮迈步上了军师府门前的台阶,回身凝望着荆州:

    “只要我夺下荆州,到时候联络江东,并立抗曹!”

    “江夏不过是瓮中之鳖而已,我与周瑜东西夹击,不怕周不疑不灭!”

    我!

    誓报八年前的水镜山庄一败之辱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襄阳,刺史府里。

    “机伯,这批粮草,刚刚从桂阳送抵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我就交付给你,火速押送到新野前敌,以资军用!”

    张允将一纸清单递给伊籍,催促着说道:

    “听说曹操的兵马,已经齐聚宛城,蓄势待发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还是尽快起身,送往新野,面见玄德公之后,有什么需要的,急来报我。”

    “你我既然同心抗曹,我必然倾尽荆州的物力财力,以助玄德公。”

    “若玄德公不敌,我和蔡将军便亲自提兵北上,誓与曹军血战到底,与荆州共存亡!”

    伊籍接过明细看了一眼,脸上泛起感激之色:

    “张将军赤诚相助之心,我一定转达皇叔!”

    “此次曹军倾巢而来,攻势必猛,伊籍这就动身赶往新野!”

    伊籍急匆匆出了刺史府,带领一千军士押运着粮草,出襄阳往新野去了。

    “你真打算整顿兵马,往北去帮助刘备跟曹丞相开战?”

    小主,

    望着伊籍离开的背影消失不见,蔡瑁回身把两封书信掷在桌上:

    “曹丞相已经连发了两封书信,邀请我们联合宰了刘大耳!”

    “许诺我们永镇荆州,所有荆州的官员,都任由我们任免升降!”

    张允低头瞟了一眼桌上的书信,鼻子里冷哼了一声:

    “曹丞相的话,你也能信?”

    “我宁可相信周不疑的话,也绝不相信曹丞相的话!”

    蔡瑁一脸茫然,不解的问道:

    “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你是怕曹丞相说话不算数?”

    张允缓缓端起桌上的茶碗,慢慢喝了几口,目光中透着精明和狡黠:

    “咱们不动手,刘备就会倾尽全力的跟曹操决死战!”

    “等到他损兵折将,锐气尽丧的时候,咱们再出其不意,突然背刺,杀他个措手不及!”

    “到那个时候,你我擒拿刘备,再献荆州,才能得曹丞相器重!”

    “如果现在跟刘备开战的话……”

    蔡瑁一瞪眼:

    “现在开战,咱能怕他不成?”

    “你我襄阳好歹还有三十万兵马,他新野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余人罢了!”

    张允目光深邃的摇了摇头:

    “不可,绝对不可!”

    “牢记周不疑的话,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对曹丞相不回复,不承诺!”

    “对刘备明里支持,暗中防备,私下准备攻其后路!”

    “总之一句话!”

    “待价而沽,伺机而动!”

    蔡瑁恍然大悟,不觉哈哈大笑:

    “我看你才是我荆州第一智者,就算水镜山庄的那位,也未必能胜过你!”

    两人正在计议的时候,蒯越急匆匆来到:

    “周瑜又打江夏了!”

    张允和蔡瑁各自一惊:

    “如何了?”

    “若江夏有失,乱我大局矣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