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
汤显灵跑着回去的,走到一半又下起来了。他淋了些雨,街上没人了,到家拴上铺子门。
蒋芸听见动静从后院过来,“五哥儿你都淋湿了,赶紧擦干,别惹了风寒。”然后才看见五哥儿手里篮子装了满满当当的肉,“怎么买这么多肉啊。”
“我要做肉松,阿娘你忘了?这还少,明个再买些。”汤显灵知道蒋芸要说什么,提前回话:“肉松能放,也不用管是不是天热、下雨。”
两人一起往后院去。
汤显灵说:“其实也幸好提前下了雨,要是我梅干菜都蒸上了,在下雨,那就完蛋了。”
现在菜还是干的,又没经雨水,不怕放,等明日或者后日出了太阳再晒一日,晒得干干的再蒸。
天色很快暗了下来。
汤显灵先回屋拿了干布巾擦了擦头发身上雨水,换了身干净的布衣,往灶屋去,他打算今晚把肉松做好,先实验实验,做肉松前给自己熬一碗姜茶。
灶屋有一口大灶,一个小炉子,平时晌午随便对付一口就用小炉子热粥热饭烤馒头,省些炭火。此时点了只蜡烛,炉子上小锅添冷水,汤显灵切了姜片,丢了些干红枣,由着小炉子慢慢煮。
然后才开始收拾猪里脊。
肉松很好做的,猪里脊要去掉筋膜,而后切成不薄不厚的片,冷水下锅放入葱姜开始煮,不要盖锅盖,以防肉腥味散不出去,这一步多煮一会,而后先撇掉浮沫,捞出来放凉,用擀面杖将肉拍散撕成丝,再开始炒。
不用倒油,直接干炒掉水分。
炒是分两次炒,第一次不能炒的太干,盐和糖是一比一放,再放点酱油调色,炒的时候讲究火候,还要不停翻炒,以防止粘锅底焦黑。
汤显灵手下干活有条不紊,也没注意到蒋芸进来了一次,见他忙活,默默地端着给汤父热的汤饭去了东屋,等煮肉的功夫,小炉子上的姜茶也煮好了。
他给自己灌了一大碗,给蒋芸也留了一碗。
到蒋芸来灶屋时,汤显灵就说:“阿娘给你也留了一碗,趁热喝了,别风寒了。”
“嗳。”蒋芸应了声,端着碗吹着热气喝姜茶,五哥儿就是煮个姜茶滋味也很好,生姜辣热,混着红枣的枣香甜味,这些干红枣都不知道放了多久,好似去年秋日买的,她之前干嚼也没现在这般的甜。
蒋芸估摸,怕是五哥儿给姜茶里放了糖。
五哥儿还跟小孩似得,怕生姜辣。
想到这儿,蒋芸眼底柔和了些,在一旁收拾洗碗盆。汤显灵开始炒肉松,外头越来越黑,雨又大,霹雳巴拉的,蒋芸洗完了碗收拾好,汤显灵便喊蒋芸先去睡。
“我这儿快忙完了。”
蒋芸才说好。
夜深雨大,蜡烛被吹的晃晃悠悠,汤显灵一人待在灶屋也不害怕,满心满眼都是黄亮亮有些蓬松的肉丝,其实要想肉松蓬松,最好是第一遍炒完后用搅拌器粗打一下,会起绒蓬松状态更好。
这会没搅拌器,汤显灵就用手搓和用筷子打发,多打打,第二次彻底炒干水分,撒一些白芝麻提香,黑暗中只有一点光亮,满灶屋的肉松香气很是迷人。
汤显灵闻到香气就知道成了,手下捏了些送进口中,肉松蓬松咸咸的,细绒入口即化,肉丝有点点嚼头,味道太棒了。
比他末世之前在大学门口买的肉松面包那家肉松还要好吃!!!
“成了!”汤显灵叉腰得意了会,双眼弯了弯,将肉松装罐,很是膨胀的食指轻轻点着罐身说:“等我买齐装备,最迟明个晚上我就能吃到肉松大面包了!”
做面包要用牛乳、酵母粉、鸡蛋、黄油,酵母粉可以用酵头发酵,隔壁叫卖馒头肯定有酵头,他明日问问人家卖不卖。牛乳、黄油都可以去东市问问,那边胡人多,他之前还见过有卖奶酪的。
只是奉元城百姓吃不惯奶酪,并不热卖。
收拾一通,窗台上蜡烛都快燃烧殆尽,汤显灵终于能洗漱上床睡觉了,可谓是倒头就睡,临睡前还想他的肉松大面包,他还得打点沙拉酱,咸口肉松面包……
想到这儿,汤显灵睡着脸上都是笑。
另一边三巷子崔家。
崔大宝今个买完锅盔到家,一整日都没外出,本来下午要出门溜达圈,都穿好衣服迈出脚,结果没一会又回去了。孙豆子还奇怪,问怎么了?
“没事。”崔大宝没说啥,就往院子里去,过了会问:“豆子,你早上吃了锅盔,肚子响了没?”
孙豆子才知道大宝担忧他闹肚子,毕竟朝食用了荤腥。
“没有。”孙豆子心里有点点说不上来的高兴,但又觉得老提闹肚子这话有些不好听,有点害臊。
崔大宝一看豆子神色,也有点点高兴,豆子是害臊了。
于是不说了,他在家再看看,要是豆子又闹肚子那得找郎中。
“家里郎中开的药还有吧?”崔大宝问。
孙豆子害臊点头,“有。”他本来是想去洗衣裳,但是大宝在家,便变改了主意,在家纳鞋底,也幸好是纳鞋底没洗衣裳,到了傍晚竟然下起了雨。
崔大宝睡了一觉醒来,见夫郎洗手去灶屋做暮食,抬头一看天上飘着雨,想了下说:“爹早上走没带伞,豆子我去给爹送伞。”
“诶。”孙豆子在灶屋应声出来,大宝一走,他拴上院门。
崔父在窑厂干活,离家里有些远,平时都是坐骡车去,以前年轻时能走,现在走久了腿疼,大宝说:爹我少吃两口外食,你还是坐骡车吧。
多孝顺啊!崔父感动的紧,说:爹缺谁的都不能缺你一口吃的,你又懂事,家里吃不垮。
大宝爱吃,但心里也有数,一个月下大酒楼也就一两次,多是正街、东西市小馆子吃吃,家里还是能供的。
崔大宝拿着伞往正街去,正好见到爹下了骡车,他跑了几步,将伞撑在爹头上,冒着大雨父子俩扯着嗓子说话。
“你咋来了?这般大雨,你别淋坏了。”崔父担心。
崔大宝:“爹,我年轻身子骨壮实,你别淋着。”
“那快走快回。”崔父嘴上说不让大宝来接,心里其实是高兴的,儿子娶了夫郎也没忘了孝顺他这个爹。
父子俩到家中,孙豆子开门,说:“爹,灶里有热水,你们赶紧擦洗擦洗,我看天下雨,烧了一壶姜茶。”
以前他在村时,淋了雨没人管,更别提喝姜茶了,还是嫁到崔家才慢慢知道,沾了雨水赶紧要烧热水擦洗要喝姜茶,生病了也不用先扛,胡乱嚼药草,可以直接去药堂抓药看看病。
“好,豆子你一会也喝些。”崔父说。
儿夫郎哪哪都好,跟大宝一样孝顺他,就是身子太弱了。
等父子收拾好,擦洗干净,堂屋点着蜡烛,孙豆子端了饭菜上桌,照旧是有肉,孙豆子炒了个茄子炒肉,炒的黑乎乎的,堂屋光线暗,崔父乍一看都没看出这一盘是什么。
“茄子炒肉啊。”崔父也没说好坏,能吃就成。再看大宝,筷子光吃酱菜、拍黄瓜,豆子也是,不吃肉。
那碗茄子烧肉光他一人吃了。
崔父:“……大宝你吃些肉,豆子现在还吃不了肉?”
“爹,我不敢吃。”孙豆子说。
崔父正欲说什么。
崔大宝说:“我吃了,爹你吃什么,你赶紧吃,多吃点。”把茄子炒肉换到了他爹面前,这盘菜一看就难吃,他才不吃!
崔父:……
吃过饭,孙豆子去洗碗筷。
崔父拦着儿子,说:“你爹我不是刻薄人,只是豆子身体弱,养了三年了,你也老大不小了,没个孩子,我要是死了,到地底下怎么跟你阿爹交代啊。”
“那也不能强逼着豆子吃肉,吃完了就闹肚子,更伤身体。”崔大宝嘟囔,又说:“不过今个吃了小汤老板肉锅盔,肚子也没响,吃这个成。”
崔父高兴了,“真的?那你以后买了锅盔,给豆子也捎带上,我吃不吃都行,你们俩要好好吃,吃壮实点。”
于是第二天。
汤显灵照旧时间起,先去打水,门一开,崔大宝崔大爷又候着了,汤显灵:……
被逗乐了。
“崔大爷诶,您知道我什么时候开铺子,昨个下雨天寒水汽重,来这么早也是干等着。”
“昨个儿晌午睡了一下午,没觉。”崔大宝见小汤老板拎着俩桶挑着扁担,退开说:“你去打水吧,跟昨个一样,给我拿个凳子就行。”
汤显灵:“……”给大顾客搬凳子。
然后他去挑水了。
早上天黑路面湿漉漉的刮着冷风,倒是不下了。汤显灵去了两次,第一次回来时,除了崔大宝,旁边还多了一位食客,看着脸熟,是昨个儿没买到饼的客人。
这位客人见了小汤老板就说:“我一看下雨就知道梅干菜要坏菜,是不是再卖两日就没货了?可不得紧着今个来。”他连着两天都没吃到,今个必须吃到嘴。
“……”食客比他还知道家里的存货量。自然也是他昨个说的。
汤显灵点点头,有心给自家未来新品打广告,笑眯眯说:“是,不过我新琢磨出来一种烤面包,咸口的带着肉松,这个手艺更复杂些。”
食客对新花样不感兴趣,他连锅盔都没吃到嘴呢。
倒是崔大宝好奇,“肉松?什么肉还是松的?”
“猪肉,我自己做松散开,滋味我说好吃,有点像自夸了。”汤显灵简单说:“等过几日肉松面包上来了您可以来试试。”
崔大宝见没货,干嘴说也没意思,便点点头。
等小汤老板又去挑水。
崔大宝才想:也不知道那肉松跟肉锅盔一样不一样。
汤显灵第二次挑水回来,门口食客又多了俩。汤显灵:……
不是,不要鸡我啊!!!
心里这么想,汤显灵赶紧回灶屋去准备,好在蒋芸已经煮好了豆子,梅干菜也温水洗过拧干,他只需要调馅就行。
“朱四送来了肉,我接了,我还跟他说猪里脊都给你留着。”蒋芸在灶屋说,她有点忐忑,不知道交代的对没对,因为五哥儿没让她说。
汤显灵一听,松了口气,“谢谢娘,我差点都忘了给朱老板说这事,幸好你记着。”
“那就好,没误了你的事就好。”蒋芸忐忑的神色没了,露出了笑容。
这一日早上,汤五哥朝食店隐约比昨日提早开了一小会。
汤显灵拍饼的时候想:他不会被食客鸡的到时候店开的越来越早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