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漫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流放后,我在东北当地主 > 12、第 12 章
    这天之后,再没暖和过,天气一日比一日冷,好在再走两日后他们可以歇在驿站里。

    张氏病重,几乎走不动路,还是杜氏和白氏瞧她可怜,加上差役嫌她拖慢了行程,叫她换着坐了半日两家的推车,张氏感激涕零。

    张氏实在可怜,杜氏瞧了也叹气。

    天气冷,加上阿萱才病好了,杜氏怕阿萱又遭了风寒,就把一路上攒了不少草药,煮了一大锅,自家人各喝了半碗汤药预防着,剩下的都送给了张氏,张氏的病这才好好坏坏熬了下来。

    张氏感激顾家和田家,她又身无长物,到驿站后,她积极帮着田家顾家去外头找柴火。

    张氏帮了别家,这样张氏给李家找的柴火就少了,柳氏气恼,她这会儿也不在乎脸面了,抽了根柴,把张氏一顿好打。

    张氏被打得哀嚎,李洪文怒斥了柳氏一顿,柳氏这才轻哼着丢开柴。

    张氏挨了打且不算,柳氏不许张氏没了饭吃,连差役发的干饼子都给抢了去。

    杜氏和白氏纷纷挪开眼睛,都觉张氏这般软弱,不值得同情。

    顾佑安跟她娘有不一样的看法,张氏虽软弱,心里肯定是个知道好坏的,小妾对主母不敢还手,不代表她不敢逃。

    半夜时分,天黑伸手不见五指,浑身疼得睡不着的张氏悄悄出门去。

    不过一刻钟后她回来,给顾家田家各塞了一张鹿皮。

    顾家和田家人都醒了,却没声张。

    张氏跪地上对两家人磕头,随后擦了擦眼泪,头也不回地走了。

    杜氏和白氏忍不住叹气。

    杜氏给女儿盖好被子:“睡吧,明日还要赶路。”

    顾佑安翻了个身,闭上眼,过了许久,明明身子很累,却怎么也睡不着。

    早上起来,顾佑安精神不济,坐在墙角醒神,那边李家人叫嚷叫人心烦。

    “张氏那贱人真敢跑了,往日真是小瞧了她了。”

    “哼,我看她能往哪儿跑,这天下都是朝廷的地方,被抓到了,她死罪难逃。”

    “人从驿站跑了,咱们该找驿站要人。”

    柳氏从来是最嫌张氏的,张氏走了没人干活,两个儿媳都是不好使唤的,张氏一边催两个儿媳烧火煮汤,又是吵嚷,意图叫黄差役他们去找人。

    人生地不熟的,黄差役是有毛病才会多管闲事。

    况且,人是在驿站丢的,又不是在路上丢了,怪罪也怪不到他头上。

    一个不起眼的小妾罢了。

    不过按规矩,黄差役还是要多询问两句。

    黄差役找管驿站的小官儿打听山民的事,那小官儿说,知道附近山里有一伙山民,前些年当地县令想把人叫下山来定居,县丞大人带了向导进山,找了几回也没找到人,就罢了。

    “人家本来就不喜山下的日子,若是愿意,早就下山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大人们上山去找,估摸人家得了消息,早早避开了,这才找不到。”

    黄差役点头道:“是这个理,若是愿意,哪还用人找。”

    听驿站里驿夫们话里话外的意思,丢了就是丢了,管他怎么丢的,人家不下山来,你还有本事进山找回来不成?

    黄差役心里猜测做了准,那张氏应是跟哪伙山民走了。

    黄差役跟驿站小官儿写了文书,说清楚张氏失踪的前后事由,划分清楚权责,黄差役领人去驿站外头转了圈,就不管了。

    见差役们这般作为,柳氏也就闭嘴了,顾佑安耳根子总算得了清静。

    昨日半夜张氏给田家顾家各一张皮子,顾家那张皮子顾佑安早就放空间里藏起来了,田家得来的那张皮子,压在背篓底下,不叫人知道。

    吃了些汤水离开驿站,顾佑安看了眼推车上的麻袋,那是刚才驿站给的干饼子,按照一个流犯一日三两个干饼子计算,他们到下一个驿站,还需走上三日。

    若是没遇到风雪是三日,若是有风雪,不定几日才能到。

    驿站里的驿夫都是本地人,他们会看天,都说叫他们赶路快些,只怕今年头雪这几日就会下。

    连差役带流犯,只有一个叫老五的差役是北方人,其他都是南人,都怕着呢,早晨从出门后差役们就催着赶路,路上休息都不敢久歇,晚上更是要走到暮色四合才停下找地休息。

    头天没下雪,第二天也没下雪,顾佑安十分庆幸。

    差役们也说,好极好极,过了今晚,明日就能赶到驿站,可以安心在驿站里歇一晚了。

    正庆幸着,谁知第二天快天亮时,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,天亮时雪越下越大,这会儿都冷得睡不着。

    “安安,你可冷?”

    “娘,我不冷,我还受得住。”

    杜氏关心大女儿,又摸了摸被窝里小女儿的胳膊,是暖和的,随即她微微抬起头朝隔壁草棚子里喊:“顾稳,大郎,你们可好?”

    “好,安安给我改的厚棉衣棉裤刚穿上了,暖和着呢。”顾文卿答了他娘,又关心他爹:“您冷不冷,要不咱们换一件棉衣,您穿我这件?”

    顾稳看了儿子一眼,说他不冷,不用换。

    昨天傍晚看天色阴沉的厉害,安安怕他晚上冷着了,昨儿傍晚趁找干柴的工夫,给他们夫妻一人一件羽绒马甲背心,这个穿在身上不起眼又暖和。

    田二郎冷得躺不住,被子短,蜷缩着腿脚也难受,索性起身穿衣裳,田二郎摸了把顾文卿的胳膊:“你妹心疼你,真厚实哈。”

    顾文卿略显得意,也摸了摸自己的衣袖。

    顾稳见状,轻笑一声,那是安安早有准备。到底是亲哥,安安的秘密不能叫他知道,也不能真冻着他,于是就早早把给他的棉衣改厚实些。

    黄差役在外催促:“赶紧着,一刻钟后启程,今儿不能耽误,必须赶在天黑前到驿站。”

    下雪天,几家人也没空闲烧火煮汤水,将就着昨晚上烧过的水喝两口算了。

    冷水配干饼子,这一路从洛阳走来,似乎都习惯了。

    利索收拾好草棚,打包好各家东西这就要走。

    最占地方的棉衣棉裤都穿在身上,一下显得各家行李少了大半。

    阿萱扯了扯身上灰扑扑的棉衣,对姐姐咧嘴笑:“暖和着咧。”

    顾佑安给她戴上帽子,笑了笑,当然暖和了,阿萱身上的棉衣里,她给塞了羽绒进去。

    雪越下越大了,正要走,李家那边不知怎么吵起来了。

    李洪文三个儿子,前面两个儿子已成婚,小儿子李望峰原本今年冬月里要成婚,因他爹犯了事全家流放,婚事自然是没有了。

    李洪文的小妾张氏在时,全家人都压着张氏干活儿,张氏不在,柳氏就欺压两个儿媳,两个儿媳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,加上夫妻感情又还不错,老大老二都帮着媳妇儿说话,这一下,没成婚的老三李望峰势孤力薄,说不过哥嫂,这几日就被使唤上了。

    偏李望峰也不是什么好鸟,以前在洛阳时就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子弟,虽不沾赌,其他各样玩意却是一个没落下,不比死在芦苇荡里的那个张家二房张武好几分。

    要说李望峰唯一比张武强的地方,那就是有眼色,什么可以欺负什么人要敬而远之,他最清楚了。

    这会儿哥嫂都使唤他,他一甩手不干了,还冷笑道:“现在你们欺负我,往后有你们求我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李家大嫂谢氏微笑道:“小叔哪里的话,你侄子文旦今儿身上不舒坦,我和你大哥要照顾他,所以这才没空闲,劳累小叔辛苦了。”

    李望峰根本不吃这一套,直接丢下草棚不管了:“我以后再不用跟条死狗样苟且偷生了,这些贱物我用不着,你们若是也不用,也不须管,丢了便是。”

    李望峰抬脚就走,李二郎见状,也不管他媳妇儿朝他使眼色,他自去把草棚拆了,捆好干草背身上。

    大嫂谢氏跟婆婆柳氏夸道:“咱们家还是要靠二弟和二弟妹。”

    柳氏看着任劳任怨的老二格外满意,老二媳妇儿徐氏却被气得心肝儿疼,狗屁的任劳任怨,就是把她男人当牛使。

    徐氏心里打定了主意,等到了松江城,她一定要拉着二郎跟公婆大哥大嫂分居别过,李二郎若是不同意,那就离,左右她不会跟他一块儿为李家作牛作马。

    顾佑安观察李家这一番闹腾,一边赶路一边小声问她爹:“自从出了关后,我怎么感觉李家的小儿子越发趾高气扬了?这是为何?”

    顾稳也不知:“或许是有其他门道吧。”

    田大郎推着木推车走前头,田二郎凑过来。小声道:“李家是不是有后手?”

    比如提前安排了人在松江城接应之类的?

    “流放走得那般急,你家早有预料,提前安排了?”顾文卿搭话。

    “我们田家小门小户的,没那个门道。李洪文有本事啊,他们这些大族跟我们不同,我不信他们没有门道。再说了,就算李洪文没有提前安排,李家没被牵连的亲族不会帮他们打算?”

    “难。”

    柳家是出了贵妃不假,可松江城是祁王的地盘,当今皇上跟祁王这位皇叔不对付,李洪文,柳家,再有本事能比当今皇上厉害?手能从洛阳伸到松江城去?

    顾佑安只问了她爹一句就不说话了,听她爹、她哥跟田二郎说话,她还是觉得不对劲。

    她有种直觉,李望峰肯定有事。

    “阿萱走不动啦。”

    阿萱走了半个时辰,觉着累,对爹爹伸手要抱。

    顾稳肩上背着棉被,杜氏肩上也背着筐,帮着大儿子推车,只顾佑安空手,她蹲下道:“过来,姐姐背你。”

    阿萱笑着跑过来,一下趴到姐姐肩上。

    顾佑安背起她,小丫头还悄悄问:“阿萱重不重呀?”

    “不重,阿萱轻着呢。”

    顾佑安颠了颠身上的小人儿,阿萱哈哈一笑,被杜氏训斥,叫她闭着嘴,别吸了冷风肚子疼。

    阿萱乖乖闭嘴,顾佑安捏捏小丫头的腿,比起她刚穿过来时看到的模样,阿萱瘦了许多了。

    其实何止阿萱,他们一家人,田家,苏家,李家,个个都是又黑又瘦,浑身脏污,像个沿街乞讨的乞儿。

    一阵阴风吹过,前方右转弯过去,就是一片山林,白雪给远处的山林披上一层雪白的袄,山里也无鸟鸣也无人声,一片静悄悄。

    再看近处,白雪掩盖了关道上商队的车辙,深一脚浅一脚,顾佑安生怕不妨神踩车辙里崴了脚,一直低着头走路。

    走着,走着,走在前头的差役突然停下脚步,顾佑安不知所以地抬起头来。

    前方雪地里突然出现十几个壮汉,一个个脚踩皮靴,头戴皮帽,身披狼皮袄,黑巾蒙面,手里握着一把砍刀,一看就是狠角色。

    顾佑安心头一紧,这是遇上劫道的了?

   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一群身无长物的流犯,他们值得这群盗匪大雪天来劫道?

    杜氏和顾文卿丢开木板车,田家也是一样,两家人默默退到一起,背靠背。

    “关外初雪日,金银铺满山!李郎君,你答应我们的好处在哪儿?”

    李郎君?

    众人惊慌的眼神中,李望峰哈哈笑着往前一步:“来者可是青山寨的王大当家的?”

    “正是我,一个多月以前,道上的兄弟传了话来,说你要带家财投我,如今可算数?”

    “算数算数,自然算数,我家私藏的金银珠宝就是我的投名状,道上的兄弟都说王当家为人仗义,乃关外第一人,小爷以后就跟王当家的混了,还望王当家不嫌弃。”

    李家其他人又是怕又是惊,柳氏颤着声问李洪文:“除了带出来的,咱们家哪里还有金银财宝,老三这孽障要害死咱们,老爷,你快说句话呀。”

    李洪文不吭声。

    顾佑安看一眼那盗匪,又看李望峰,又看李洪文,顿时明白,李家真的另有家财藏揶,李望峰这个纨绔不知道从哪儿知道了,还借此引来强盗。

    顾佑安脑子飞转间,那边差役拔刀跟盗匪对上了,不用盗匪讲,就是顾佑安都看出黄差役是虚张声势。

    不过两三句话的工夫,黄差役没吓住对面的盗匪,两边动起手来,那个叫王当家的大喊一声:“兄弟们,这些都是当过大官儿的,都给我抓回去,一个个严加审问,说不得各家都藏了千万家财。”

    盗匪们兴奋怪叫着冲上来,田家和顾家落在最后,几乎是毫不犹豫地扭头往后跑。

    可盗匪身高体壮,哪里是他们这些流犯跑得过的,跑过那个拐弯,杜氏咬牙推了顾佑安一把:“背着你妹妹往山里跑,娘给你拦着。”

    “娘!”

    顾稳疾声:“听你娘的话,他们求财,我们就是被抓了一时半会儿也死不了,你是聪明孩子,你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田清德跑得喘不过气来,这会儿也不跑了,他也道:“你们的年轻人跑吧,我是跑不动了。”

    白氏着急跺脚,被盗匪抓到怎么得了:“别泄气,再跑几步。”

    田清德一屁股坐地上,喘着粗气摆手,真跑不动了。

    “快走!”

    顾佑安明白她爹的意思,也不管了,咬牙背着阿萱往山里跑。她一走,顾文卿和田家两兄弟也分开往山里跑,各跑一条道。

    初雪挂在树上,落山林里地上的雪还不厚,顾佑安咬牙往山里跑,跑了一段路后还听到身后盗匪吆喝的声音,过了会儿就听不到了,也不知道是盗匪不稀罕抓两个小丫头,还是爹娘挡住了盗匪。

    撑着最后的力气跑到深山里,找到一个山洞躲进去,被吓得说不出话来的阿萱这才张嘴哭:“姐姐,我怕,我要爹娘。”

    顾佑安忙捂住她的嘴:“别哭,叫坏人听到了我们都要被抓知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阿萱圆溜溜的大眼睛泪光闪烁,吓得忙点头。

    顾佑安松开手,阿萱无声落泪,眼泪跟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掉,顾佑安把她抱在怀里,叹了口气道:“没事的,没事的,会有办法的。”

    阿萱哭了会儿,抹干眼泪,扯着姐姐衣裳:“阿萱饿了。”

    饿了,这个好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