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咳咳!” 即使是一向淡定的顾尊,也是没反应过来,这个话题转折的有些太强行了,让他不知道怎么说。 柳芷弥问道:“你不愿?” “倒也不是,只是......”顾尊心中奇怪,柳芷弥这位仙子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这种事是随便说的吗? “只是什么?”柳芷弥问道。 顾尊想了想,说道:“太快了吧?” “只是道侣而已,有什么......”柳芷弥说到一半,忽然反应过来,问道:“你不会以为,道侣之意,是结为夫妻吧?” 顾尊看向柳芷弥,错愕的问道:“难道不是吗?” “你!” 柳芷弥脸色终于不是一直不变的冰冷了,只是一瞬间各种复杂情绪交融,带着一点病美人的娇柔,却有些说不出话来。 顾尊眼睛一转,说道:“仙子,我是你带入仙途的,很多事情你也没有和我说,我只能自己猜。要是猜错了,也不能怪我吧。” 柳芷弥无奈道:“道侣之意,重点在道,而不是侣。意思是指一起修行、修炼的同伴。” 顾尊这才知道自己闹了一个乌龙,尴尬的说道:“我以为是一同修炼的情侣。真是多有得罪,冒犯仙子了。” “虽然也有那个意思,但大多数都指的是前者。”柳芷弥又好气又好笑,那微微的一点薄怒也算不上什么,反而更带几分娇憨,比起以往灵动了很多。 顾尊心知这还是怪自己,道侣的真正含义其实是伙伴居多,只不过是前世的故事看多了,就把这直接当成神仙眷侣那么看了。 “就让误会过去,我愿意和仙子结为......道侣。” “哦,那现在是我不愿了。” 柳芷弥瞥了顾尊一眼,撑着伞直接离开。临走时还故意用真气相斥,让顾尊防雨的小结界震荡,弄了一身雨水。 “柳姑娘,仙子,你听我说。” 结果柳芷弥头也不回的离开。 顾尊哭笑不得,没想到一直清冷如冰的冥洛仙子,倒是有这么傲娇可爱的一面,而且还有些小脾气。 回到墨院中,顾尊选择继续闭关。 但祝君寒的话还是让他有所感触,于是给刘焕臣传了一句话。 “忽有狂徒夜磨刀,帝星飘摇荧惑高。翻天覆地从今始,杀人何须惜手劳。” 大离之事,非以杀止杀不能绝也。 至于推翻大离之后的帝位,顾尊是真的不感兴趣。修仙长生不香吗?只是心中还有遗憾,没和冥洛仙子成为道侣,就是一起修行的道侣,当然成为另一种道侣也可以。 随后顾尊不顾外界一切,再次融入到虚界中。 ...... 高山大泽,多生龙蛇。草木丰茂,毒瘴丛生。传说这里有仙灵道场,隐修剑侠,也有猛兽横行,灵怪成精。 山道崎岖,有怪石奇木,一侧山峰巍峨,一侧断崖深不可测。而在这条山道之上,由北向南,一个青年骑着马,此时正对着消失在天际中的红光发呆。 顾尊这一次的虚界,来到了大隋。 但此时的大隋,还是那位国师未曾出山时的大隋。 山中有大妖,海上有仙山,天上有宫阙,地下铸幽冥。剑仙一笑千里之外可夺命,刀客豪侠一身赤胆闯乾坤。 这里是此方世界的中心,真正的中原。而所谓的凉国、离朝,不过是偏居一隅的边陲之地。 顾尊感觉到,大隋不愧是中原之地。虽然是虚界中,但也能感觉到四周灵气的精炼。 大隋有传说,修仙之难,无人问道。 直到有一天,天上祥云万朵,传来阵阵梵音。 无闻因果,无问来去。三千众生,坐而论道! 众生悟道,得到了修仙之法。从那以后,修仙之人如雨后春笋般涌出。直到那位名动天下的大隋国师出世。 自从众生论道之后,修仙之风盛行。而且修仙之人并非薄情寡义,反而多为正道弟子,平时也会惩恶扬善,所以凡人对于修仙者有尊敬有畏惧,但谈不上厌恶。 虚界中的顾尊,也不禁有些心生向往。 这才是他想象中的修仙,而不是朔州那种恐怖之地,夜中还有鬼魅,修行者与凡俗近乎隔离。 大隋之大,难以形容。其中一川之地,依旧很难用语言能描述。也只有那一念千里的剑仙,或许才能饱览风光。 有这么一条河流,自古便存在着天地之间。这条河流源远流长,不知源头于何地,只知是一路奔流不息,向东方大海流去。所以世人皆称之为“东流长河”或是“长江天堑”。 而在这东流长江所到蜀地之处,便有这么一个地界,先秦古川。诸多先秦古国发源之地,被世人称之为先秦古川。后来最后一代古蜀国覆灭,但是这先秦古川的名号,倒是这么一直流传了。 时至今日,这先秦古川虽然比不上重都府,但是依旧是人杰地灵的地方。 顾尊借着修为逆流而上,飞身而上,脚踏在水面之上而不落,只是泛出阵阵余波。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 “嗖嗖嗖嗖!” 顾尊踏水而去,轻功超绝。夜色下,只看到在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上,一个轻灵的人影在水上飞过。仅仅是五六步就直接飞身到了河岸。 河岸四周,树木茂盛,也不知道是多少年的深山老林,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,即使是白天也不见得有光亮。这晚上就更别提了,黑压压的一片。 顾尊仗着一身修为,直接进入密林。四周偶尔有猿猴哀啼,月夜狼嚎,但丝毫挡不住顾尊的探寻之心。 密林深处隐隐约约似乎有光,却并不真切。顾尊寻光而去,踏着轻功高来高去,行百二十步,依旧是草木萧瑟,却一无所获。 顾尊正迷惑之时,却听得不知何处传来弦音渺渺。一时间连猿猴哀啼,月夜狼嚎都消失不见。 原本恍惚的灯光渐渐消失,天上的星星,明灭不息。顾尊心中似乎有感,似乎有经文涌上心头,心中浮现一句。 “问诸天神佛为何倒坐,叹众生不肯回头!” 慕然回首! 原来顾尊已经站在一道颓败的山门之前。 世人皆谈神仙,却不知仙门就在身边。 顾尊虽然来到这光怪陆离的世界许久,但这种蓦然回首的感觉,竟然还是第一次。 看着面前的巍峨山门,那一瞬间如遭雷击,甚至有一种午夜遇鬼一般的错觉。但是转瞬之后,顾尊看到了那山门上几个潦草的字迹。 “不问通天!” 冥冥之中,听人念道:“修五行,修五脏。” “肺属金,属西方,掌肃杀。肺量大增,可踏青空。南疆十万大山也有咒杀之类道法,也有异曲同工之妙。” “肾属水,居北方,主收藏。肾主精。肾力充足,修行炼体的功法,或疗伤治愈皆有大用。当然了,也有邪道借此练得双修之术。” “肝属木,居东方,主生发。开窍于眼,能辨鬼神。肝主气,表露在外就是容姿焕发。可修魅术,成道后也可点醒凡物灵性。” “心属火,心力强大。居于南,主生长。心主神,心神灵感、祸福感应能力大增。修仙之人常有预感,便是在危机时瞬间知晓。也是意志的藏身所在。” “脾属土,居于中,统合五行。大地生万物而不正,讲调和,增强均衡能力。由此,方能五行同修。也可修成镇压之术,翻手之间镇压生灵!” 顾尊再回神,发现自己竟然是在一条无人的山间小路上。 什么仙门,根本不存在。 静坐于荒山中,顾尊全心全意的参悟刚刚听到的那几句话。原本顾尊对仙途是迷惑的,但是那些话却给了他很多的启发。 可惜,还差最后一点。 顾尊已经察觉到,自己距离豁然开朗只有一步之遥。可是偏偏这一步之遥,怎么也跨不过去。 就像面临着巨大的河流,你明知道这肯定有一座桥,却并不知道这座桥在什么地方。 修仙,内修心,外修气。这修天地之气,便是最重要的一环。所谓的天地之气,其实来源很多。比如天地灵脉、日月精华,甚至是一些绝境之地。 当然了,这些自然有厚薄之分。如果把整个天下铺平来看,有点灵山宝地、洞天仙岛就像是一个个的小坑,而天地之气就会顺着流向这些小坑的方向。有些是自然形成的,有些则是人为趋势。 当然了,肯定还是自然形成的最为强大。 比如那中原大门大派,便是靠着天华灵脉,气运冲天。还有那东海之上,有无数仙岛,更是世外桃源一般。 也有西极雪域,有雪域圣僧,依靠风雪淬炼金身,赤足行走在雪域之巅。西荒藏地,也有喇嘛教派,以雪山为灵,修为强横。 名山大川,皆有精怪。福地洞天,人亦修仙。 当然凡事无绝对,自然形成的最为强大,但是也不是说人为而成的就不如。只不过是人为人称的修仙之地太少,所以不足外人道也。实际上人为而成的修仙之地,有时候反而比这些天然的修仙圣地更强! 难怪在离国的时候,很少能听到荒芜人祖、千秋拜我的声望。只因这样的地方在他们眼里,不过是狭小之侧,懒得踏足。 所以千秋拜我在摧毁狱州的时候,都没有做任何停留。 破晓之时,顾尊来到了长河边的一座小城。 进了城里,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,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。 茶坊、酒肆、脚店、庙宇数不胜数。绫罗绸缎、珠宝香料、香火纸马、看相算命、修面整容,各行各业,应有尽有。 风月之地,彩楼欢门。市招旗帜,招揽生意。街市行人,摩肩接踵,川流不息。城虽小,但形形色色,样样俱全。 顾尊随意找了家客栈休息,要了一间上房。晚上又在城中看了一场花灯。 天上烟花璀璨,街上嬉笑怒骂。 虽然灿烂,但恍惚间竟然有些孤单。想起太平府中的柳芷弥、小邪神等人,红颜知己,好友兄弟,此时不在身边。 顾尊想到,如若自己真的修的仙道,那么未来是否还有这番心情,去慢慢看尽这世间繁华?而就算看到这些美好,空留一人,又有何滋味呢?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如果连这人间烟火都断不掉,还算什么仙呢?可是,断了这人间烟火,这仙真的有意思吗? 顾尊顺着路一直走到尽头,走到了城后。这里靠着古川的诸多大山,所以城后的人要少很多。而在这后山,偏偏开着烂漫的山花,在皎洁夜色下,无比美丽。 “烟花满天,山花烂漫。烟花一生何其短暂?山花一生何其孤独?” 顾尊在月色下久久沉思。直至一阵风吹来,无数的山花被吹动,也带起了一片闪着光点的萤火虫。 一点、两点、三点......无数萤火虫的光亮汇聚在一起,变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。 心中似乎有什么被触动,顾尊刹那间醍醐灌顶,原本心中的诸多疑虑,尽皆消散! 人生若是执于一念,那将受困于一念。一念放下,也就会自在于心间。顾尊从头到尾求的也不是其他,无非就是一份自由罢了。 仙缘,是求不来的。越是恳求,就离的越远。 修仙亦是修心,可修心并非代表的是无情忘情绝情。起码顾尊,不